碧桂园之喜与忧,本金47亿港元债务未付

债务压顶的碧桂园,眼下的处境可说是喜与忧交织。

9只境内债展期方案全部通过后,原本以为危机暂时缓解,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碧桂园流动性持续紧张,本金4.7亿港元债务到期未能支付;在10月10日晚间,港股公司建滔集团发布通告,向碧桂园追债近16亿港元。

流动性持续紧张,本金4.7亿港元债务到期未能支付

碧桂园公告(截图)

在9月份传出9只境内债成功展期后,市场初露欣喜目光,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巨债压身的碧桂园积重难返,流动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续紧张。

10月10日早间,碧桂园(.HK)发布公告称,公司尚未支付一笔本金为4.7亿港元的到期款项。公告称,这可能导致相关债权人要求公司加速还款,或者采取强制行动。

碧桂园公告里透露,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进入年以来,集团销售额承压明显。公告称,据本集团未经审计的经营数据,今年1至9月,实现销售金额约.8亿元,同比下降43.9%,较年同比下降65.4%。其中,今年9月销售约61.7亿元,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80.7%,较年下降86.5%。

碧桂园表示,在行业销售环境未明显得到改善的形势下,本集团面临资产处置出售的重大不确定性,预计本集团的流动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续紧张。

碧桂园在公告里称,截至本公告日,共9笔境内公司债券本金共计约人民币亿元的展期方案已获得相关债券持有人的必要同意,换来了集中精力恢复运营的时间和空间。

公告亦透露,截至本公告日,本公司尚未支付某债务项下本金金额为4.7亿港元的到期款项。本公司也预期无法如期或在相关款项期内履行其所有境外债务款项的偿付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发行的美元债券项下的偿付业务。该等未付款项可能导致相关债权人要求相关债务的业务加速履行或采取强制行动。

建滔集团主席张国荣

就在10月10日同一天的晚间,有一则令碧桂园深感忧虑的消息传来了,建滔集团(.HK)在港交所公告,向碧桂园追债15.98亿港元。

在10月10日碧桂园于港交所公告“本金4.7亿港元债务到期未能支付”事项的同一天晚间,建滔集团也在港交所发出通告称,根据融资协议的条款,碧桂园(作为借款人)须分期偿还贷款人融资的本金金额连同应计利息,并须于年12月偿还最后一期款项。如该公告所披露,融资协议的未偿还本金金额为15.98亿港元。该笔款项于公告日期数额并无变动。

建滔集团曾于8月30日于港交所公告有关融资协议,当时透露,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永恒信贷有限公司”向碧桂园提供本金金额为18.8亿港元定期贷款。

8月30日当日,碧桂园曾公告称,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将发行3.51亿股新股,发行价格为每股0.77港元,较公司8月29日收市价每股0.91港元折让约15.38%。认购股份的总代价为2.70亿港元。本次发行的股份约为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1.27%,约为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25%。

当时,碧桂园的公告披露,新发行股份的认购人为一家根据香港法例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据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尽悉及确信,认购人由建滔集团(.HK)全资拥有,且认购人的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从碧桂园公告披露的资讯来看,当次新股发行的性质为“债转股”。

基于前述情况,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经济日报在10月11日报道分析时,用了《持有碧桂园债转股,建滔集团几时掟货?》标题。据悉,建滔集团董事会主席为张国荣,公司由年第一间生产覆铜面板的工厂起步,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又于年拆分建滔铜箔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香港文汇报8月31日报道,碧桂园当时以前一日收市股价(0.91港元/股)折让15%,向建滔配股还债,抵消的仅是根据融资协议欠认购人的约3.19亿港元的部分金额,而融资协议未偿还本金金额约15.98亿港元,由碧桂园分期偿还,而且最后一期为年12月。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中)、首席投资官邓斌(右)

碧桂园的流动性及债务问题,近来也多少影响了一些上市公司,比如中国平安。

就在碧桂园8月30日公告称向建滔配股还债,同一天,针对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