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而第之中国官服补子收藏指南
中国古代会于官服上缀以官阶纹章(补子,又称官补),以显示文官、武将或皇族的身份,这项传统始于明朝年,并延续至清朝。多年来用作识别官阶的刺绣纹章,现已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这些纹章会缝于袍服上或织造成衣袍的花纹,以显示官阶。文官所佩戴的纹章是与品级相称的各种飞禽,而武官则饰以走兽。宫廷袍服由皇帝诏令规定,例如年出版的《皇朝礼器图式》。
年清朝灭亡后,官阶纹章制度亦随之没落。因此,许多纹章便落入西方藏家的手中。
尽管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多间美国博物馆都拥有精美的纹章藏品,但现今市场主要以私人买家居多,当中包括许多新晋藏家,他们均被图案精美和价格相宜的藏品所吸引,特别是来自十九世纪的珍品。
官阶纹章分为四类:皇室、文官、武官和风宪官。文武官阶各有九品,每个纹章都清楚表明穿衣者的官阶。
清乾隆金地缂丝一品文官仙鹤补子一对,27.6x30.5cm.,估价:15,-25,美元。此拍品将于年3月24及25日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文官纹章
绣有飞禽的纹章为文官所用,由于历经多年寒窗苦读才能获选为文官,因此高雅的飞禽可能是因为具有文学意义而获选。各品级均以不同品种代表,但随时间亦出现细微的变化,而到了清朝,由高至低的品级顺序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和练雀。在宫廷活动中,文官会坐在皇帝左边,使代表官阶的飞禽正面朝向皇帝。
在现实生活中,要区分鸭与鹅可能并不难,但要辨别官阶纹章中的飞禽品种却很难,因为禽鸟的姿势相似,体型大小亦相近,而且背景纹饰相仿,只是于不同时期略有不同。
明十六/十七世纪缂丝六品安人鹭鸶补子,32.7x29.2cm.,估价:8,-12,美元。此拍品将于年3月24及25日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孔雀等部分品种的羽毛有独特的眼状斑纹,所以容易分辨,但对于较难识别的品种,则要观察头颈的形态和尾羽的形状。例如,一品仙鹤通常为圆头红冠,而代表五品文官的白鹇则有修长的扇形或锯齿形尾羽。
武官纹章
武官纹章的装饰为现实或神话中的走兽,象征武官勇猛威武的个性。与文官一样,所用的走兽品种会随时间改变。到了清末,相应的品级顺序为:麒麟、狮子、豹子、老虎、熊罴、彪、犀牛(第七品,年后成为第八品)和海马(并非海中生物,而是于海浪之间驰骋的真正骏马)。武官坐在皇帝右侧,使纹章中的走兽面向君王,以示尊重。
武官纹章比文官纹章更加罕有,因此更受欢迎。
十七世纪金地彩绣三品武官虎纹补子,32.3x36.2cm.,估价:20,-30,美元。此拍品将于年3月24及25日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细节是区分走兽的关键。乍看之下,老虎可能看起来像豹子,但细看便能发现它身上的波浪斑纹或新月形斑纹,以及额头上的三条横纹,均证明此乃百兽之王。至于豹子则没有独特的斑纹。
皇族御用龙纹圆补
皇帝、直系皇族及最高品级皇亲国戚的衣服均缀以象征苍天的圆补。较低级别的贵族则用象征大地的方补。男性皇族成员会根据各自的身份地位,穿戴五爪龙纹或蟒纹圆补。五爪龙纹仅用于皇帝所穿的袍服和纹章,而五爪蟒纹与龙纹的外观相同,只以名称区分,为皇子、亲王、亲王世子与郡王所用。四爪蟒纹则为皇孙、皇曾孙、皇太孙,以及三品亲王至七品侯伯所用。
清十九世纪初御制刺绣龙纹补子,直径32.4cm.。此拍品于年11月26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以75,港元成交
如何区分明清纹章
明太祖于年颁布了有关宫廷朝服和官阶纹章的皇室法规,而清朝皇帝则于年和年再次颁布相关法规。由于早期的服装规定较宽松,因此明朝纹章的款式更多变。不过,藏家仍然可以凭几项重要特征识别明朝纹章。
明初期的纹章会绣上相伴而飞的双禽。直到十六世纪,图案变成一禽飞翔,一禽立于石上,而清朝的则是单禽。明朝纹章亦较大,一般没有边框。
习惯骑马的清朝皇帝引入了贴身的补服,因此缀于胸前的官阶纹章必须垂直分为两半,以便衣服能够敞开。与明朝为了配合飘逸长袍而设计的纹章相比,清朝纹章更小,而且呈精准的正方形(约12×12英寸)。
清十九世纪晚期石青地一品文官绣仙鹤纹补服,长.8cm.宽.3cm.,估价:5,-7,美元。此拍品将于年3月24及25日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清朝纹章的特色是绣上一种动物和太阳图案,以及带有祥云和吉祥符号的纹饰边框。十九世纪中期,纹章开始出现贴花动物,方便官员升迁时更换动物。
明朝纹章罕有难寻,因此一般价格高昂。清朝的官阶纹章产量较多,尤其是十九世纪的作品。十七及十八世纪的高品级纹章拥有精美金底,和以孔雀羽毛为丝线的刺绣,因而最受欢迎,特别是康熙时期的珍品。
清康熙金地彩绣一品文官仙鹤补子,35.5X34.9cm.,估价:30,-50,美元。此拍品将于年3月24及25日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纹章的首要规则
由于官阶纹章是由庞大帝国的不同工匠制作,前后跨度近年,因此经常会出现不符合规定的变化。尽管特定风格的潮流与特定时期有关,但纹章总是不断演变,因此并不属于清楚界定的类别。
藏家兼学者大卫休斯博士(DavidHugus)在其重要文章《LaddertotheClouds:IntrigueandTraditioninChineseRank》(年)中为此问题作出总结:“记住官补有一项不变的规则:官补没有不变的规则。”
较低品级的纹章更难求
较高品级的文官纹章产量多于较低品级纹章。据估计,完成艰苦科举后,近半数官吏会获擢升为一品文官,而升官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财富,让他们有能力订制多套华衣美服。而八品主簿或九品司狱等地位较低的官吏升官和添置华装的机会则较少。
因此,低品级的文官往往以最得体的衣服作为寿衣,其官阶纹章亦因而下落不明。
武官的情况亦一样。一般来说,武官纹章更难求,而绣有犀牛或海马的低品级纹章则难得一见,即使大型公共收藏亦没有已知的藏品。
镜像
尽管明朝画像显示妇女与丈夫使用相同的官阶纹章,但直到清朝才颁布有关妇女服装规定的诏书,允许官员的妻子和子女(儿子和未婚女儿)使用丈夫或父亲的纹章。传统上,妻子的纹章是其丈夫纹章的镜像,因此当她坐在丈夫身旁时(妇女坐在丈夫左侧),纹章的动物便会朝向对方。例如,文官妻子纹章上的飞禽会面朝左方。
十七世纪蓝丝彩绣二品夫人锦鸡补子。补子(不连边框):32.8cm.。估价:15,-25,美元。此拍品将于年3月24及25日佳士得纽约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呈献
品相最重要
官阶纹章以缎绣、织锦或缂丝制成,与其他古代纺织品有相同的保存问题。丝线以有机颜料染色,意味着阳光照射会造成永久褪色。官补和相关的袍服最好于远离阳光直射的地方展示。
官阶纹章为衣服的一部分,因此藏家应该留意磨损的迹象,并寻找保存完好、没有污迹、掉纱或织线裂开的完整方形纹章。在评鉴官阶纹章时,应谨记现在几乎已无法找到品相完好无缺的明朝或清初纹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