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一尊何朝宗的《渡海观音》以万港元落槌成交,又一次刷新了德化白瓷拍卖的世界纪录。米洛斯的断臂维纳斯是一种偶然,留下了浪漫的遐想,但是何朝宗的观音故意将手藏于衣袖中,用气韵流畅自如的线条将观赏者带入意境之中。
这种类似于绘画中白描的手法是其它瓷器难以做到的,唯独德化白瓷那种圆滑柔软才能带出这种感觉。
图片|何朝宗《渡海观音》
“中国白”这个名字是法国人对德化白瓷的美誉,只要艺术不要面包的法国人被这种白得发光的瓷器震惊了,没办法找到更贴切的词语去形容这样的艺术,干脆直接用“中国”来形容这种“东方艺术”。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瓷精致如君子
人们对德化白瓷的喜好离不开中国人“好玉之美”的情怀。中国人自古以来为玉石之美倾倒,德化白瓷的那种通透似玉、温润如脂的猪油白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在白瓷世界里,瓷匠很少依靠浓艳的色彩去加饰,只依靠圆滑流畅的线条和惊艳的雕刻工艺,展现一种清澈素雅的纯净之美。这让白瓷具备了玉石的内涵。
为了追求玉的质地和气质,瓷匠们在“白”上大做文章。胎骨细柔坚致,带的光泽晶莹通透。洁净匀厚的釉水与胎骨结合细密,胎釉之间的分界线几乎看不出来,呈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用低温烧造出来的成品就如浑然天成的玉石。
图片|笨笨小老虎-摄
白色是一种极其素雅简单的颜色,但对于白瓷工艺来说却是一个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烧出白得极致的白瓷到底有多难?我们对比一下各种瓷土的含铁量可能就能得到答案。
图片|禾山子院-摄
图片|黑白画映-摄
黑釉盏瓷胎含铁量在8-10%左右;要烧出柿红釉盏那样的赤褐色,瓷胎含铁量在5%以上;而青瓷瓷胎含铁量在1-3%左右;想要达到德化白瓷那样冰清玉洁的白,瓷胎含铁量就要控制在1%以下。
图片|叶政麟-摄
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检测工具,不能说想弄什么配方的瓷土就能做出来。我们今天觉得很容易的事,在一千多年前是困难得无法想象。工匠们只能凭感觉和经验一点一点地把瓷土里的铁含量降低,不断地追求把“白”做到极致。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把材质本身炼造到极致,这种“白”就有了一份不做作、不张扬的淡定自然,在高温中历经浮沉跌宕,最终凝结出一种生命本真的精致。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恰如玉石那种恬静而不凡庸的君子气质。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瓷宁静如菩萨
德化白瓷被法国人美誉为“中国白”,欧洲人大赞这是“白色的黄金”,就连马克思也对德化瓷佛雕爱不释手。可是这种珍宝在国内却反响平平。
到了明朝末期一股“时尚文玩风”掀起,才真正将德化白瓷推上一个高潮。“瓷圣”何朝宗的白瓷佛雕就是当时引领风尚的收藏物之一。
图片|《清康熙德化窑双螭纹盖壶》德化白瓷
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这座《渡海达摩》立像佛衣朴素从简,合手以长袖遮掩,赤脚站在一团海浪上。达摩的表情平静中略带严肃、姿态从容中略显稳重,与随风飘扬的衣袖、汹涌的海浪形成了一个静与动的对比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给人带来的感受截然不同。
从上往下看,先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慈悲为怀带来的宁静,之后带来一种身处惊涛骇浪中的澎湃。心里留下的印象就是,达摩从天竺渡海而来普渡众生的那种艰难。
图片|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从下往上看就是反过来,从心情澎湃回归宁静的一个过程,整个人仿佛被带进了被达摩普渡后的祥和之境。
图片|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而且德化白瓷的那种通透的脆性,将人皮肤那种温润感淋漓地展现出来了。加上那种白中泛黄、冰清如玉的暖色调感觉,大大减少了和我们凡人的距离感。没有了木雕、铜雕佛像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姿态。
图片|何朝宗制宗明代“瓷圣”
白瓷温柔如女子
德化白瓷是一种化柔弱为坚硬,又从坚硬中展现柔弱的艺术。用这种艺术来展现中国女子优雅的姿态和复杂的感情再适合不过。
苏献忠喜欢把仕女们的动作细节作为焦点去展现她们优雅的美态。看着手执罗扇,似乎能感受到她扇出来的微风;看着手捧茶盏或花团,似乎能闻到茶和花的幽香;看着手抚琴瑟,似乎能听见乐声。
图片|苏献忠《蝶恋系列》-蝶影(左)、奉茗(中)、闻香(右)
可是这些仕女很少被突出女性的体态美,而且多数人物都没有按照正常身体比例来创作,或是身体宽大扁平,或是颈脖略显细长。这样的处理使仕女不再只是美的符号,端庄拘谨的身体中暗含着倔强和叛逆。
图片|苏献忠-何萧(左)、知音(中)、梅影横窗瘦(右)
尤其表情这个部分,苏献忠故意省掉了功夫。她们虽然容貌亮丽,可是表情漠然,有甚至没有具体的容貌。他想通过这种留白让观众走出细节纷扰,走进她们内心深处。
图片|苏献忠-硕人
苏献忠觉得中国女性一路走来都是弱势群体,很多时候她们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一些欲望和才情都受到了很大的禁锢。他常常对她们心生怜悯,同时夹带着一种爱慕之情。
图片|苏献忠-江南丝竹
白的本意是无色,德化瓷匠却一直追求着最纯洁、最浓烈的无色。烧造出来的中国白浓缩了一切华丽,最终到达一种极致境界。就像人生看遍繁华、历尽浮沉,最后走入平凡之境。
图片|空间未闲茶室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