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闪崩盲盒第一股出事了,股价一度

        

刚刚上市的泡泡玛特遭遇烦恼。

12月28日,泡泡玛特(,hk)开盘突然闪崩,一度暴跌逾16%。此前,新华社刊文表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畸形发展。此外,泡泡玛特被曝二次销售。截至收盘,泡泡玛特跌幅收窄至9.19%,报77.65港元,成交13.84亿港元,市值蒸发亿港元左右。

泡泡玛特被爆拆封再出售

据中国基金报28日报道,12月23日,有抖音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买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质疑店员二次销售,在上面封盒处均有黄色胶水,里面的标签甚至有出现弯曲折痕,很明显有被拆开的痕迹。

24日凌晨,该网友称已得到泡泡玛特回应,确认情况属实。门店工作人员承认并表示表示:“我们看了以后发现是胶水沾过的,因为它发黄了嘛。”对此,泡泡玛特回应已开除5名涉事员工,涉事员工已被全部辞退且永不录用,接下来会对门店服务流程改进,并开展对各地门店的巡视,加强监管。

不过,此事一经发酵,便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及吐槽。多名来自北京、上海的网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碰到过二次销售。

据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获得后者的概率很低。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隐藏款”和“热卖款”的价格甚至高于原价十倍,这也就导致了店员们徇私舞弊的牟利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在此之前,泡泡玛特的港股上市可谓公司高光时刻。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股挂牌上市,开盘后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较每股38.5港元的认购价上涨%,公司市值破0亿港元。截至12月28日暴跌前一个交易日泡泡玛特总市值依然超亿港元。33岁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近49.8%股权,夫妻身家突破亿港元。

事实上,泡泡玛特此次港股上市乃二次上市,早在年2月,其曾登陆新三板,挂牌2年后,于年4月终止挂牌,后重启上市。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年,主要专注于集潮流商品零售、艺术家经纪、新媒体娱乐化平台和大型展会举办于一体的ip综合运营服务领域。年-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此外,其净利润分别为万元、万元、4.51亿元,净利润翻了倍,毛利率高达64%。

新华社评“盲盒热”: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

据新华社12月25日消息,新华社发文评价盲盒经济,文中称,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样式的玩偶,消费者凭借运气抽取,有时抽到重复的固定款,有时则抽到心仪款或者隐藏款。这种随机化的体验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新鲜刺激,选择“入坑”。

天猫年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手办超过潮鞋和电竞成为“95后”热度最高的爱好之一,过去一年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大约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人民币。跟踪玩具市场动向的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盲盒市场市值已超过25亿元人民币,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6%。

盲盒不仅成为一个经济现象,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特别是“95后”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韦文琦对记者表示,对学生和上班族来说,写一篇论文做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盲盒的即时性能让消费者在当下就得到满足,“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比起实用价值,年轻人更注重物品带给自己的情绪价值。”

一个盲盒的售价在49元到79元人民币不等,也有上百元的。不少玩家表示,花几十元获取一个小快乐挺值得的。

盲盒不仅是一个玩具,还是一种能够满足归属与爱等需求的媒介。特别是对于面临社交恐惧症等问题的年轻群体而言,盲盒不仅给予他们精神寄托,更带给他们认识朋友的机会。

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对此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基金报、新华社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