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保卫战我所经历的97年香港保卫战G
文
仙逸
年4月20日,香港银行间市场利率(三月期品种)一举飙涨至年末来最高,达到1.%。
据香港媒体报道,由于港汇疲弱,香港金融管理局自年12日至18日已十度入市,累计买入亿港元稳定港汇,这是时隔13年之后,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干预市场,意在把美元兑港元的汇率稳定在7.85安全线以内。
随即,此举引发媒体及市场惊呼:“港元保卫战”打响了。
在特朗普与中国引发贸易争端的同时,这到底是一个潮涨潮落的自然现象,还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港币保卫战?
所谓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简单说,假设小明带着美元进入香港,他找银行换了港币,相当于港币投放到市场上。当美联储收紧货币的时候,小明觉得还是美元利息高,就换了美元,理论上要有港币从市场上消失。但是,如果香港不及时收回市场上流通的港币,譬如,香港的某银行悄悄将港币借给了某个地产商,可是他的银行里却没有美元作为兑换的筹码,这就会出现港币多,美元少的现象,现实的价值就是8:1,那么港币自然有贬值的趋势。
关于此次出手,根据公开资料,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这是自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强弱方兑换保证区间以来,市场首次触发。
历史资料显示,自年5月以来,美元兑港币历经了包括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在内的多次金融海啸的冲击,都没有逼近过7.85水平。
陈德霖重申,金管局会在7.85水平买港元沽美元,保证港元不会弱于7.!视乎资金的走向,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目前香港拥有至少超过20万亿港元的纸面财富,兑付能力毫无疑问,金管局有足够能力维持港元汇价的稳定和应付资金大规模流动的情况。
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也给出最新表态,副总裁李达志表示,近期资金流出港元,是由套利行为导致,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有危险,市场对联系汇率也充满信心,过去几年,香港金管局做了很多工作,准备好今天的资金外流,目前的情况符合预期。
年3月香港金管局早有预料——香港金管局在《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表示:港元的持续走跌主因美国利率上升,从而引发美元和港元之间的套利活动。随着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持续,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息差将会扩大并会引致套利活动增加,因此提醒市场不应排除港元弱方兑换保证会可能被触发,预期港元资金流及汇率的波动将会增加。报告还强调,金管局会继续全力保证港元汇率的稳定。
而关于事情的真相,据GPLP君了解业内相关人士,这主要是由于美元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与港元同业拆借利率Hibor的利差持续走高而导致,此外,由于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大量涌入香港,换成港币过多,这导致港币过剩,因此,如果适量的港币被兑换成了美元,这个利差将逐步消失。
关于港元与美元的兑换,下图为近28年来港币与美元的走势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汇率基本维持在7.8下波动。因为币值的稳定,香港很容易成为各类资本的聚集地。近1年来港币大幅度贬值。我们来细数港币触碰到7.8警戒线的历史吧。
首先是年7月-9月的触碰,当时港股有一波22.7%的回调,短短两个月内。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港股的长期趋势。
其次是亚洲金融危机,当时的港币剧烈波动。但是始终没有往7.8接近,倒是在危机后年-年,因为美联储加息,港币逐渐贬值,但是这是一波大牛市。
年-年,始终在7.8左右波动,但是港股走了4年的熊市。
接着是年-年,港币逐步缓慢贬值,主要原因是美联储重启加息,利率逐步上扬,资本回流美国,但是也是持续了2年之久的波澜壮阔的牛市。
年,欧债危机和美联储退出QE、年香港成为人民币出境通道时候,港币也有接近7.8的趋势,但是持续时间并不久。
然后便是当下,港币的贬值的确给人提醒了。美联储加息,世界货币政策正常化,在未来也许会有大家不可预见的风险(机遇)。当然,不必杞人忧天。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仅仅是结果,是否会影响到股权市场,什么时候影响都不能确定。年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汇率,年迎来世纪大牛市。港币的贬值是美联储缩表、加息的必然反映,带来的是危还是机,并不能太早下定论
经历者:我经历的真实97香港保卫战
GPLP君有个在香港朋友,先生姓陈,60多岁了,恰好经历了香港当年的港元保卫战,而且,他对20年前的事情记忆清晰。
GPLP君:那时候您在香港,对金融危机是否有预兆么?
陈先生:那个时候丝毫没有感觉。我当时在李嘉诚先生的长和上班,算是香港的中产阶级,每天的生活是按时上班、下班,运动、社交,股票就买了长和,当时大概有两百多万港币。了解新闻就是电视和报纸,日常工作就是处理公司的事情,更多的就不懂了。我不是科班出生,也接触不到那么多资讯。不像现在,手机点一点就什么都有了。
(GPLP君:其实大多数股民和陈先生一样,在股市都是两眼一抹黑,更别说外汇之类高深莫测的东西。如果仅仅凭着自己电视股评、报纸的新闻就和专业的炒家肉搏,想着追涨杀跌,无异于自杀)
GPLP君: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在东南亚蔓延开了,您没有警惕么?
陈先生:哪里有什么警惕。报纸上都是明星买了哪里哪里的豪宅、谁又并购了谁。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说真的,我周围很多人的确没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