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终于扭亏为盈,将重返黄金铺位
界面新闻记者
吴容
界面新闻编辑
牙韩翔
1莎莎国际终于迎来生机。
香港美妆零售连锁商莎莎国际发布了截至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司营业额上升2.6%至35.0亿港元,净利润为.7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亏损约为3.44亿港元。
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疫情后消费复苏以及中国内地旅客重临。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访港旅客突破万人次大关。
这使得莎莎国际的第一大市场港澳市场逐渐复苏。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港澳线下市场营业额为23.73亿港元,同比增长7.28%,一方面是香港本地消费市场在港府消费券带动下逐步复苏,另一方面则是财年四季度入港旅客激增,让该季度同店销售表现飙升59.7%。
不仅如此,通关后港澳市场客流量回升,也拉动了新财年一季度业绩。莎莎国际发布/24财年一季度显示,年4月1日-6月11日,莎莎国际实现营业收入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
这些利好,令莎莎国际对前景充满信心。莎莎国际主席及行政总裁郭少明在业绩会上表示,集团将致力于扩大店铺组合中游客区店铺的占比,目前已签署共三份新租约,当中两家将位于游客区。
尖沙咀、旺角和铜锣湾,以及西九龙站和落馬洲站被莎莎国际视作是香港核心旅游区。根据财报,截至年3月31日,莎莎国际在港澳市场游客区共有26家门店(疫情前共有46家门店),总旅客销售占比为43.3%,而疫情前时期为约70%。
出于抓住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的红利,莎莎国际自年起签下了多个旅客必逛的香港黄金地段旺铺,这些店铺租金高企。
以位于尖沙咀北京道诚信大厦约平方米的大店为例,它一度是内地游客扫货的标志性地点之一,莎莎国际在年以50万港元月租拿下,年2月再以约万港元高企月租进行续租。来到年,虽然零售环境不如从前,莎莎国际仍选择对该店铺续租3年至年2月。受此前香港局势和疫情影响,访港旅客人数锐减,这家店曾在年5月无奈关店。莎莎国际当时曾表示,尖沙咀区的生意大跌九成,该店撤出预计能帮助公司每年节省超过千万港元的租金开支。
莎莎位于香港游客区门店而相较于港澳市场的复苏,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的表现并不理想。
截至年3月31日,莎莎国际内地线下营业额为2.25亿港元,比去年下降22.9%。莎莎国际表示,受疫情影响,在首三季度,公司内地市场门店因疫情隔离总共损失了个营业日,这极大影响了业绩。
和业绩一同“滑铁卢”还有莎莎国际内地门店数。截至年3月31日,莎莎国际在内地的店铺数量为37家,仅去年一年就闭店40家店铺。
除此之外,莎莎国际在内地电商业务也受疫情跨境物流受阻影响陷入窘境——收入下跌33.4%至2.95亿港元,亏损达约万港元。
莎莎国际在内地市场“水土不服”由来已久,主要源于其无法将在香港的辉煌复制到内地。对于内地市场,莎莎国际仍表示,在中国内地的中长期市场目标保持不变,将继续探索OMO策略,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46.html